妈妈们怀胎十月的时候担惊受怕股票配资最新平台2025,没想到宝宝出生后,焦虑的事情更多了,比如宝宝的大动作发育和智力发育,就是新手爸妈最关心的问题。
老话说:“二抬四翻六会坐,七滚八爬周会走”。
其中“爬行”这项能力,并不是所有的宝宝都会有的,极少数的宝宝8个月还不会爬呢,但后面却直接学会走路了。
有些人可能觉得宝宝没经历“爬”这个阶段是有隐患的,比如有的老人说“娃没爬够就走,以后的脑子会很笨”。
其实“先爬后走”和“未爬先走”的宝宝在智商上差距很小,只要孩子用功读书,以后一样能考上好的大学。
只是“先爬后走”和“未爬先走”的宝宝,长大后还是有一些明显区别的!
一、
展开剩余82%“先爬后走”和“未爬先走”宝宝有哪些区别?
1、身体平衡感方面,先爬后走的宝宝更好一些
我家两个娃都是属于先会爬再学走路的娃,特别是我家二宝从6个月就开始爬行了,到后面13个月会走路,她足足爬了7个月,所以她的平衡感非常好,跑步和跳舞都很稳当,手拿把掐。
而且她各项运动都学得快,什么拍皮球、跳绳、转呼啦圈、轮滑,她都比同龄的孩子学得快,表现都很好,经常在幼儿园获奖呢。
后来我学习了育婴知识才知道:宝宝爬行的时候需要手脚交替用力的,这就非常考验他们身体的控制能力,不然很容易倒下。
因为宝宝爬得多,手脚动得多,那刺激小脑的机会就多,孩子的平衡感自然更好了,四肢也更协调。
那爬得少,或者没爬过的宝宝,以后平衡感和身体的协调性可能会差一点,有可能会经常摔跤。
2、在空间感方面,先爬后走的宝宝更有优势
先爬后走的宝宝,因为他们长时间的爬行,需要不断探索家里和外面的空间,会对距离感和方位感有一定感知力,慢慢地形成空间认知基础。
这样他们上学学习学数学的图形拼接、辨别方向、认路的时候,对空间关系的理解就会更好一些,表现更佳。
而没爬过就走的宝宝,可能会少了一些低视角空间探索的机会,导致他们对空间感知的初始积累不足,未来面对于图形拼接、方位判断、记路线可能不太擅长,需要花更多时间去适应,就是我们常说的“路痴”。
3、在专注力方面,先爬后走的宝宝可能更强
在上面第一点我们有说到,孩子爬的时候需要很好的身体控制力,而这个同时也是需要孩子精神高度集中的,脑子得转呀,如果他开小差的话,可能就倒下了,或者撞到什么东西。
所以说宝宝经历过“爬”,专注力可能更强一点。
而反之,宝宝没爬过,自然失去了这么好的锻炼专注力的机会,如果家长后面又没有培养孩子的专注力,那孩子上学后可能会坐不住,专注差。
像我表姐家孩子“没爬过”,娃上课的时候要么玩手指,要么东张西望,很容易分心。
当然如果宝宝实在没学会爬,妈妈们也不用太焦虑,这也属于正常现象。
只是如果宝宝在1岁前,还没学会走路的时候,我们还是得想办法让他们多爬一爬,可以亲自教学,或者拿东西引诱孩子往前爬,像我就经常放钥匙在二宝前面,所以她没六个月就学会爬了。
妈妈们,看你家娃喜欢啥,你就在前面放啥吧。
二、
如果宝宝们错过了“爬”,该如何补救?
①让孩子玩一些类似“爬行”的游戏
比如用枕头搭个“小山洞”,让娃匍匐钻过去捡玩具,或者教他学小熊“手脚着地爬”,再大点可以让孩子玩平衡车、走T台、玩滑滑梯这些,都能锻炼他的身体协调性,弥补没爬的经历。
②有意锻炼孩子的空间感知能力
比如家长有时间可以带孩子多去户外,让他们自己走台阶(大人在旁边护着就行),这样能让他们感受高低的感觉,也可以多走走迷宫之类。
平常在家,还可以让孩子玩积木,让他搭高、拼形状,摸透“怎么摆才稳”的秘诀。
至于方向感嘛,那可以让孩子多带路,慢慢地他们空间感和逻辑思维能力就强了,自然认路就很厉害啦。
③有培养孩子的专注力
孩子玩和学习的时候,家长能不打扰就不要打扰,守护孩子的专注力,免得孩子三心二意,以后学习和工作都很难静下心来。
另外还要特意带孩子玩一些锻炼专注力的小游戏,比如玩拼图、乐高、魔方、串珠子都可以哦,练专注力的同时,也能悄悄补他的空间感。
总体原则就是,能让孩子多爬就多爬,如果错过了爬或者孩子不愿意爬,咱们家长就想办法补救。
其实养孩子就像种树股票配资最新平台2025,有的先长枝,有的先长叶,其实只要孩子身体健康就行,其他都不是大问题。
发布于:广东省恒信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