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9年1月10日,杜聿明集团在解放军的猛烈进攻下彻底覆灭。当我军开始清扫战场时股票配资最新平台2025,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寻找杜聿明及其指挥下的三个兵团司令官。杜聿明与几名手下逃入张老庄村,最终被我军战士擒获。当时他担任国民党徐州“剿总”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所主任。然而,自1月6日华东野战军对陈官庄的总攻发起以来,并没有明确指令要求捉拿杜聿明。
时任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第11师副政委的陈茂辉在回忆中提到:“活捉杜聿明完全是偶然,我们并未专门去抓他,甚至上级也未下达相关命令。”这是因为当时普遍认为,作为蒋介石的亲信将领,杜聿明在我军发起总攻时,极有可能已被秘密撤离。因此,能够将杜聿明俘获,令我军大感意外。
既然杜聿明被抓了,那么他的三个兵团司令官的去向也成为关注的焦点。1948年12月,杜聿明指挥的三个兵团在撤退时分别是:邱清泉的第二兵团、李弥的第十三兵团和孙元良的第十六兵团。其中,邱清泉兵团是最强的,拥有五个军,李弥兵团有三个军,孙元良兵团最弱,只有两个军,兵力约为四万多人。孙元良在晚年回忆时称,撤退时兵团只剩下两万多人,这一说法普遍被认为是他为了掩饰战败、推卸责任而故意减少兵力。
展开剩余72%1948年12月6日中午,杜聿明召集三个兵团司令开会,决定趁着包围圈未完全合拢时,趁夜突围。邱清泉回到兵团后与几个军长商量,认为突围后很可能失去重装备,甚至连炮兵、辎重都无法带走,这使得他们的部队将无法再与正规军作战,最终只会沦为杂牌军。因此,邱清泉的心态很矛盾,但他还是打电话给杜聿明,劝说他暂停突围。
孙元良则是另一番打算。他毫不犹豫地指示兵团各部集结,在阜阳准备突围,并且为了防止杜聿明干预,他指示切断与外界的所有通信手段。孙元良最终未能得到邱清泉和李弥兵团的配合,在解放军的强力阻击下,第十六兵团的部分部队被歼灭,剩余的部队在孙元良的带领下退回。第二天,杜聿明愤怒至极,对突围计划的失败大发雷霆。
12月18日,孙元良换上农民装逃至信阳车站,并通过国民党第五绥靖区司令官张轸的帮助成功返回信阳。随后,他又前往南京,见到了蒋介石。令人惊讶的是,蒋介石非但没有责罚孙元良,反而命令他重建第十六兵团。
1月9日夜,李弥在最后一次与杜聿明、邱清泉会面后,决定趁着混乱逃离战场。李弥穿上普通士兵的衣服,与随从一同穿越战场,成功逃回陈官庄,接着通过假身份避过了盘查。最终,他搭乘船只前往青岛,再转道返回南京。李弥如何成功逃过重重难关,直到1952年才被揭示——当时他找到了一个商人,商人将他藏进麻袋,以躲过解放区的检查,运送至青岛。
那么,杜聿明被俘,孙元良逃脱,李弥也脱身,邱清泉呢?自杜聿明被俘以来,邱清泉成为华东野战军的重点搜捕目标,因为他指挥的第二兵团是杜聿明集团的主力,而其下属的第五军也是蒋军的精锐之一。如果邱清泉成功逃脱,那么陈官庄之战的胜利将不再完美。于是,华野指挥部下令要么活捉邱清泉,要么确认尸体。
1月10日凌晨,邱清泉穿着普通士兵的衣服,混在一群士兵中四处乱跑。根据被俘的蒋军士兵回忆,他的举止异常,且在战斗中显得极为慌张,完全无法控制队伍。经过对战死蒋军尸体的搜查,最终在张庙堂村附近的农田中发现了一具疑似邱清泉的尸体。通过被俘的邱清泉兵团军官辨认,尸体被确认是邱清泉。
邱清泉的少将参谋长李汉萍回忆称:“当时邱清泉在突破陈庄后,神经失常,时而向东跑,时而向西跑,满面慌张,显然已经失去了战斗指挥的能力。”从李汉萍的回忆中可以看出,邱清泉在战场上的状态已经极度混乱,完全不像一个资深的军事指挥官。实际上,从12月底起,邱清泉已明显不再过问军事事务,常常沉溺于酒精和舞蹈中。1月6日,我军发起总攻时,他甚至在电话中大喊:“让它崩溃好了。”但他最终未能在战场上活下来。
尽管邱清泉的死因是因为乱战中的流弹所致,国民党方面却坚称他是自杀的。然而,这一说法显然不符合常理。经我军尸检确认,邱清泉的腹部确实有七个枪眼,明显是被机枪扫射的痕迹。若他真自杀,怎么可能选择在腹部开枪,而且连续开了七枪?
经过确认邱清泉的身份后,我军为他举行了简单的殓葬仪式,并在墓前竖立了一块木牌,标明其姓名,便于家属后来的寻找。
发布于:天津市恒信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